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010-5909 3666

公司新闻 News

主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人荒背后

发布时间:2014-06-21

“日本从大战以前就一直苦于劳动力过剩……,不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这种情况很快就改变了。首先,在自主经济的形成过程中,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对青年劳动者的需求增加了,不光是次子三子们,就是长子们也都离开了农村,到60年代初以后,除了长子们以外,甚至连户主们也到城市谋职了。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机械化,进而形成了只有老夫妇和儿媳在家务农的所谓“三老(老爸、老妈、老婆)农业”。
 
——《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
经济发展的轨迹总是相似的,从1984年我国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务工经商,发展到今天劳动力开始吃紧的状态也不过20余年,如今日本早已进入劳动力紧缺的阶段,在我国用工荒的矛盾才刚刚开始显现。
 
流动性大
“其他的工地日均工资高一点,有工友打一个电话,他们就会离开”——劳务公司说。
对于大多数的务工人员来说,薪酬水平是决定是否在这家劳务公司工作的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工人来说,没有医保、没有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险,有的只是国家强制上缴的工伤险,因而能够实实在在攥在手里的收入才是收入。
正因如此,各劳务公司的薪酬水平、诚信度就成为工人对其的主要评价要素,一旦有其他高薪的去处他们往往会选择离开,这使得劳务公司对工人的相应管理由于其流动性过大而往往困难重重。
 
用工数量吃紧
采访中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下现行的劳务工资标准,2011年建筑劳务各工种的日工资平均上涨了20%以上,现在日工资400—600元的技术工种在各劳务公司也并不鲜见,这其中固然有通货膨胀的因素存在,也有劳动力数量吃紧导致的用工成本上升的原因。
 
1、劳务总人数走低
建筑行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劳务公司处得知,现有的工人年龄分布大多在35—45岁之间,年轻的80、90后大多由于工作环境差、露天作业辛苦等原因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而年纪稍长的工人由于体力、安全等因素则被很多劳务公司作为拒收人员,近年来由于社会总劳动人口的下降也使得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人的整体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2、区域经济发展导致的多样选择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类似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之类的国家发展策略的引导,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地、工厂等纷纷兴建,工人的薪资待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使得很多工人对于就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与此同时,主要劳务输出地的企业也纷纷出台高薪、高福利等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劳动力留在本地发展,相较差异并不突出的工资水平,很多工人自然选择留在当地发展。
 
3、高文化程度从业者不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30岁以下务工人员中具有高中学历的人数占26%以上,高出总体平均水平7.6%,与此同时,接受过各类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6.9%,高出传统务工人员14个百分点,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的提高。
在新生代的务工人员的行业分布中,已显现了“两升一降”的特征。《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2004年农民工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中的比重分别为33.3%、21.7%和22.9%;而国家统计局2009年数据显示,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39.1%、25.5%和17.3%5。5年间,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上升了5.8和2.6个百分点,建筑业则下降了5.6个百分点。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显露出了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工作。
 
从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2011年的国家调控政策的施行对当前建筑行业的影响不小,各城市的工程开工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使得一度很突出的招工难、用工荒等问题得到了部分缓解。暂时的用工平衡也许并不能持续长久,劳务公司相关人员也说一旦开工数量上升,现有的工人数量就不能完全保证够用了。
不论现有的劳动力是否足够使用,由于工人待遇提升、生活环境改善等多因素导致的劳务用工成本不断升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处于开发单位与劳务队伍之间的夹心层——总承包商,面对不断被挤压利润空间,我们是时候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了。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