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有资料显示,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方案选择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因素占60%~65%,设计阶段为10%~15%,而施工阶段则仅为5%~10%。对于传统工程建筑方式而言,有序的管理与先进技术的应用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则仅限于那1/10,而有效的设计管理则可从根源上控制整个工程的投资总额。对于EPC总承包项目或代建项目来说,建筑商在某种程度上代行了业主对工程建设的监管职能,那么行之有效的设计管理才是提升项目整体建设质量的核心所在。
首先我们应区分设计管理工作和设计工作。
设计工作是指设计单位的员工从事的诸如规划、建筑、结构、水暖、机电等专业的具体的设计工作;而设计管理工作又分为设计单位的设计管理工作和业主(甲方)的设计管理工作,这里我们略去设计单位的设计管理工作,主要阐述业主(甲方)的设计管理工作。
设计管理工作是基本建设系列工作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图纸是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因此设计管理工作应遵循基本建设工作的原则,即“适用、经济、美观”。
其实设计管理工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不鲜见,例如,我们自己或亲朋好友,都会自己建房或买房装修,尤其是后者是相当普遍的,这时我们往往会将建房、装修的设计管理工作归结到“适用、经济、美观”三大指导原则之下。
一、下面我们对设计管理工作原则进行分析,以增强我们的理解。
1. 适用:针对不同适用对象,我们对房屋会提出不同的使用要求,公建、商业、住宅、医院、学校等不同建筑亦有不同的建筑规范要求,面对我们的项目,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它的功能要求,如果建筑功能的各项要求得到满足,那么该建筑的适用性就大大提高了,例如我们在施的计算机机房项目,围绕其适用功能我们会考虑到设备荷载、设备工作时所要求的空气温度、适度、设备安装通道,是否需要吊装口,设备仓库,设备遮阳等问题,其次还要考虑工作人员的工作空间、交通空间、卫生间、食堂、车库以及室外绿化、环保、市政配套等问题,只有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才能基本达到建筑的适用要求。
2. 经济:任何项目都会有投资概算,我们考虑具体项目时必须认真对待投资概算这一问题,一个项目的经济指标是考核该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一定要量力而行,坚决杜绝超概算现象发生。作为设计管理的工作者应以不超经济指标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为我们的工作目的。我曾经参观过一个住宅项目,其景观设计结合地形地貌,即满足了土方平衡,又采用了原生态的材料,不仅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还节约了大量资金。
3. 美观:这一概念放在了最后,其实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如果没有满足使用要求,再好看也没有价值。如果项目经费一超再超,或因经费问题而无法实现,其美观也无从谈起。
建筑的美观具体表现为大众对“好的品味”的认同或逐步认同,同时除自身的被认同之处,还有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的问题,任何破坏了环境其自身有着“好的品味”的建筑作品也不能不称之为美观。
建筑是否美观设计的元素众多,如色彩、材料、材质、科技、历史、文化、气候、地形地貌等等,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设计管理工作对设计师的要求
1. 设计师必须先知先觉
在业主提出基本使用功能后,设计师应在头脑中浮现出建筑的基本轮廓,并在业主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补充该建筑必须设置的和业主没有想到功能细节。
2. 设计师必须深刻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国家、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
我们建筑作品必须满足国家、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扩大或增加业主的使用功能,这是一个优秀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操守和能力。
3. 设计师要熟悉了解项目所在地历史文化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一定是当地历史文化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尤其应该是文化的一种延续。反之,如果设计师不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不能挖掘出历史两点、文化延续需求元素,其建筑作品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4. 设计师应站科技发展的前沿。
设计师应了解科技发展的状况,应掌握科技发展的规律,掌握最新科技,尤其是建筑科技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建筑作品中不断应用新的科技成果。
5. 设计师一定要有节能环保的意识。
在建筑设计中不断增加节能环保元素,才能使建筑物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
三、设计管理工作的开展
1. 增强设计工作的计划性
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开展设计工作,预到可能延误的设计节点,做好设计工作的策划工作,保证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2. 保持良好的沟通状态。
这是所说的良好沟通氛围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同业主的良好沟通,第二个层面是设计单位的良好沟通。
3. 时刻牢记设计管理工作的工作原则,即“使用、经济、美观”。
这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在错综复杂的设计过程中,因专业、技术、业主、政府等多重因素,使得我们设计管理工作原则容易被忽视。
4. 关注细节,保证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专业间的配合历来是造成错、漏、碰、缺的重要原因,垄断部门对施工报建。实施先后顺序的要求和影响,结构方案对施工可操性的影响,设备预留是否满足实际需要等等,这些细节是我们要倍加关注的。
5. 深入施工现场,防止闭门造车式的设计。
这里只举例一种情况,场地内及场地周边的市政管网将直接影响施工能否实施,经常会出现图纸上看能够实施土方工程,但实际中需要先完成降水,护坡桩等工程才能进行土方工程,可设计中未考虑降水、护坡桩所需要的尺寸举例,导致修改设计。
6. 熟悉政府报建流程,保证市政设施满足使用要求。
这是两个问题。
一是配合政府报建流程制定设计工作计划;
二是保证大配套能满足验收和使用要求。例如双路电源的建设和验收问题。
7. 消防、人防、防雷等政府审批项目是制约项目推进的重要因素。
对于这些政府部门,要尽早沟通、磨合,保证项目正常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