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010-5909 3666

公司新闻 News

主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利润的“诱惑”

发布时间:2014-06-21

随着传统建筑业务的微利趋势,愈来愈多的建筑企业将寻求利润新增长点作为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至关重要的工作。由于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调控基调,大多轻资产运营、“不差钱”的建筑企业将目光转向了大热的资本运营市场,企图以自身的专业来赢得这部分新业务、新利润点的成功,BOT、BT业务正是在这种前提下被广泛的提及。
BOT和BT是一种新的、具有发展潜力的投融资方式。BOT方式通常由政府提出拟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公开招标形式选定项目发起人,由中标的项目发起人与当地政府进行谈判并签署特许权协议,然后组建项目公司,进行项目融资、组织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在特许期内以整个项目的现金流量来偿还筹资的本息并获取一定利润。在项目特许期结束后,由项目公司将整个项目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BT模式是一种带资金、带技术、带管理的投资方式,可以在短期内缓解招标人融资的压力,比较适合跨地区、跨行业投资。
大型施工企业集团,在寻求企业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资产经营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资产经营的方式有很多,选择BOT和BT项目展开资产经营,是立足施工主业,延伸发展相关领域的有益尝试。
 
通过BOT和BT模式的资产经营、资产置换还可以促进企业资本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企业通过创新融资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开辟新的筹资渠道,既可以实现企业经营上的多元发展,也可以与生产经营互为补充,进而调整企业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运行质量,促进企业资产合理扩张和不断优化。
 
由于工程项目投资和建设方式开始呈现多元化,政府直接投资的项目将越来越少,而外资、企业出资和私人投资等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工程项目。
 
BOT、BT经营一定能赚更多的钱?
 
BOT、BT项目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性,必须控制风险,规范运作。
 
首先投资区域的选择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一般来说,经济较为发达,市场较为规范的地区比较容易接受,BOT、BT这些新型的投资模式,因而比较容易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进行沟通,而不致于将其误读为一种变相的垫资行为,这对投资达到预期的目的至关重要。
 
其次BOT、BT项目资金需求大,随着企业参与BOT、BT项目的增加,使企业的再融资能力不断降低,创新融资方式是必由之路。除了与各商业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争取优惠利率的贷款之外;还必须尝试资产证券化融资新途径,即通过与证券公司的合作,将投资项目未来的收益出售的方式,提前实现资金回笼并投向新的项目;也可以对产业基金等新的融资方式进行前瞻性研究。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项目的资金风险都是巨大的,如何规避需采用多种方式。
 
再有BOT、BT项目大多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即政府工程,所以通常管理层次多,部门多,部分BOT、BT项目所在地政府部门的领导观念不到位,随意性强,项目的投资额、工程范围变更比较多。项目公司要确保项目投资总的收益,需要和多个环节反复协调。另外,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需要依赖当地资源性材料(如土方、石子、混凝土等)比例较大,内外企业差异性政策对待,使项目成本控制风险增大。而项目前期的动迁等问题,要妥善解决,防范风险,则以委托当地政府为上。
 
BOT、BT项目的最大风险
回购风险,这是项目运作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充分重视项目前期分析与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盲目性,克服浮躁心态。要将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予以实施,既要对当地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法规、政府管理机构设置及办事程序与效率、项目自身的社会经济价值等开展全面的调查,也要对资金筹措、利率水平、投资预算、投资回报、回购或经营年限及方式等进行细致的预测。投资额度的确定、利息的回报和回购日期的确定,都要争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到位。回购还要争取设置担保,虽然目前对政府投资项目,企业很多时候只能由当地人大出具文件,或者进行土地使用权抵押等形式进行担保,但随着BOT、BT项目立法的加快,相信企业能在更加规范的环境下参与市场竞争。
 
BOT、BT项目作为寻求跨越发展的建筑企业来说,无疑是把双刃剑,在追求高利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高风险,需在大胆施行的同时小心论证,不冒进也不怠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建筑企业发展的新“春天”。
go to top